“权利·责任·风险”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1号),金融消费者主要有8项基本权利,分别是: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和信息安全权。
财产安全权
财产安全权指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
知情权
知情权指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权指金融机构应当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
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指金融机构不得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依法求偿权
依法求偿权指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指金融机构要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
受尊重权
受尊重权指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消费者性别、年龄、种族、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信息安全权
信息安全权指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在这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非常时期,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兰溪越商村镇银行教您识别疫情期间常见诈骗手段,提醒您加强防范,不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疫情期间
常见诈骗手段盘点
01以退票改签为由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会借新型冠状病毒名义对外散布将机票、火车票退票改签的虚假信息,诱导用户拨打不明电话或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从而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转走钱财。
防骗小贴士:接到退改签的电话或短信,一定要拨打航空公司等官方电话核实情况,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不管什么原因涉及退款,一定要在商家官方平台进行,不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操作。
02虚假售卖医用口罩诈骗
诈骗分子在网上散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用口罩等医护用品信息,等有人上钩后就会诱骗对方购买,还会以先付款后发货为由要求直接微信或支付宝转账,付款后骗子就会即刻拉黑受害人。
防骗小贴士:看到网络平台发布的各类物资售卖广告信息,谨慎对待,不要轻易转账,可选择货到付款,避免上当受骗。
03以亲友感染病毒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受害者的亲戚、朋友、同学来电称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隔离,并以救治、缴纳住院费等为由要求转账。
防骗小贴士:收到亲友感染病毒需入院治疗等信息时,一定要与亲友本人等多渠道确认,切勿匆忙转账汇款。
04 借“献爱心”、捐款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手机冒用红十字会或民政等部门的名义,发布防控新型肺炎“献爱心”捐赠的虚假信息或设立虚假捐赠平台,利用对方的同情心来行骗。
防骗小贴士:如果您捐款捐物献爱心,应通过正规官方渠道,对网络上发布捐赠消息的个人和机构要注意核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遇到疑似假冒的公益组织或医院,可登陆官方网站查询或拨打官方热线验证收款方身份。
05 冒充网店、快递客服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会冒充网店客服、快递客服以新型肺炎、企业复工推迟、快递滞留等为由实施诈骗。
防骗小贴士:当收到此类信息和电话时, 应立刻通过网店客服或快递官方渠道核实。
06 推销假药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政府部门、疾控部门、药物研究机构,推广假冒的治疗疫情药品或所谓的预防新型肺炎的药物,骗取购买药品钱财。
防骗小贴士: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不买特效神药,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网上购买防疫用品要在正规网购平台进行,不要盲目相信代销代购信息,收到提及汇款、转账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07 直播教育诈骗
近日,有不法分子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软件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缴纳各项费用,致使多位家长上当受骗。
防骗小贴士:学校一般不会在群内发送二维码,一般也不会要求家长通过网络转账的方式支付学费。因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交学费的消息时,都应直接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避免受到财产损失。
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务必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认清骗局,收到汇款、转账、告知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再三确认,避免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做到“不轻信、不转账、多甄别”,一旦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