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ZHEJIANG LANXI YUESHANG

RURAL BANK  CO.LTD.

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2022  11 


关于本报告

 

报告简介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是一家经浙江省银监局批准设立的农村小法人金融机构,由绍兴银行作为主发起行发起并控股,联合兰溪当地企业共同组建。目前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是绍兴银行发起的唯一一家村镇银行。

本报告旨在披露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环境相关风险方面的概况、治理结构、政策制度、产品及服务创新、风险管理流程、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信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维护良好信誉。同时,为监管部门、各利益相关方充分了解本行提供渠道。

涵盖期间

本报告涵盖期限为20211月1日至20211231日。

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

报告范围

本报告的披露范围包含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及辖内分支机构,为便于表述,在报告的表述中使用“本行”或者“本机构”。

报告数据说明

报告中的财务数据以2021年为主,部分包括以前年度数据,主要来自本行内部文件和相关统计资料,可能会有部分数据因统计口径因素与年报数据有差异,以年报数据为准。

编制依据

本报告内容遵循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和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中方试点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阶段性成果模板》等相关要求。


 

        目 录

年度概况 4

1.1 总体概况 4

1.2 规划目标 4

1.3 政策行动 4

1.4 关键成果绩效 5

治理结构 6

2.1 管理层层面 6

2.2 执行层层面 6

政策制度 6

3.1 外部政策 6

3.2 内部政策 8

产品与服务创新 9

金融机构环境风险管理流程 10

5.1 贷前尽职调查 10

5.2 贷中审查 10

5.3 信贷资金管理 10

5.4 贷后管理 10

环境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1

6.1 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和机遇 11

6.2 应对环境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13

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13

7.1 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3

7.2 行业投融资对环境的影响 13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14

8.1 经营活动节能环保措施 14

8.2 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5

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17

10 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19

11 其他环境相关信息 20


年度概况

1.1 总体概况

2021年,浙江兰溪越商村镇股份有限公司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扩大绿色贷款规模,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在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统计口径,截至 2021 12月末,本行绿色信贷余额0.1亿元,较年初新增0.05亿元,增幅108.10,绿色信贷余额占整体贷款总额的0.70

1.2 规划目标

1.2.1 经营目标

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0.10亿元,同时保持绿色信贷增速高于全口径贷款增速;提升绿色信贷占比,推动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到2022年末,绿色贷款占全口径贷款比重较年初提升0.55个百分点。

1.2.2 运营目标

继续推进低碳运营,推广绿色办公,树立勤俭办行风尚,强化低碳意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狠抓能源管理,深挖节能空间,确保本行自身能源消耗较上年下降,节能减排较上年更优。

1.3 政策行动

本行为更好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规定先后制定了《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兰越银[2018]79号)、《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信贷指引》、《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信贷实施意见》等战略措施,将绿色贷款切实融入到本行的发展规划中。

1.4 关键成果绩效

1.4.1 创新碳减排绿色产品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创新碳减排产品,服务企业低碳转型。推出低碳工业体系、低碳能源体系、共同富裕体系、绿色建筑体系等绿色金融产品。

1.4.2 提升绿色低碳运营水平。坚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低碳运营,在机构的自身运营及办公人员日常办公过程中倡导“绿色化”。本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和绿色办公运营发展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就。

环境关键指标

单位

2021

绿色信贷余额

亿元

0.10

绿色信贷占比

百分比

0.07

绿色信贷客户数

46

绿色信贷发生笔数

46

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汽油量

5110

营业、办公所消耗的燃气

立方米

0

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水

立方米

480

营业、办公所消耗的电力

万千瓦时

27

营业、办公所使用的纸张

万张

25

 

理结构

本行根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与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治理架构体系。

2.1 管理层层面

设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战略制定规划,提升全行绿色金融战略的组织实施能力。由行长任组长,深入推进对本行绿色金融工作的统筹领导及协调推动。

2.2 执行层层面

设立绿色金融一级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牵头推进全行绿色金融管理及执行情况,直接报告分管行长;建立总行与支行机构联系机制,在各分支行设置了绿色金融专员岗位信贷综合岗,提升管理时效。

 

政策制度

3.1 外部政策

绿色金融是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机构纷纷出台政策文件,对绿色金融涵盖的行业、产业项目类型进行规范和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金融的范畴。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体系框架及政策支持。对此,本行积极响应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2019年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为绿色产业的范围界定提供了标准,奠定了绿色债券激励政策制定的基础,促进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2021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其评价范围包括境内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评价,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202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做好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2020年10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经济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引导浙江银行业保险业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打通“两山”通道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浙江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助力“重要窗口”建设,提出完善绿色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及完善绿色金融保障机制。2021年08月24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先行市建设明确了具体任务,要求加快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力争到2025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分别超过30%和10%。2021年10月8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明确了金华市金融业“十四五”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举措,提出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发展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3.2 内部政策

我行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绿色金融决策部署,从战略规划、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确保助推我行绿色转型发展主线顺利推进。为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我行先后制定了《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兰越银[2018]79号)、《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信贷指引》、《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信贷实施意见》等战略统领性文件,为我行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政策制度支持。

政策类别

文件名称

发文字号

文件主要内容

业务发展类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信贷指引

兰越银【2021】201号

对绿色行业进行解释规范进行引导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

兰越银【2021】199号

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操作细则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

兰越银【2018】79号

 

我行将开展绿色贷款管理引导,确保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顺利实施。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绿色信贷实施意见

兰越银【2021】200号

绿色信贷支持指导目录、禁止、限制、退出类指导目录、绿色融资

 

 

 

产品与服务创新

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商业可持续原则,将绿色金融理念与自身资源禀赋、市场定位结合,建立了包括共同富裕、低碳工业、低碳能源、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为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效益提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路径。

林权抵押贷:指借款人本人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林权作抵押担保发放的贷款。可抵押林权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相应林地使用权。截止 2021 12月末,贷款余额0.01亿元,涉及客户1户。

绿色园区贷:为加快企业进驻小微园区、实现产业转型增效,推出了“小微置业贷”,为入园小微企业提供项目贷、按揭贷、经营贷等全链条、一站式金融服务,大力支持排污、用能等生产要素集约化管理。截止 2021  12 月末,贷款余额0.32亿元,涉及客户15户。

 

金融机构环境风险管理流程

5.1 贷前尽职调查

客户经理对照支持指导目录、禁止、限制、退出类指导目录对企业开展环境与社会风险尽职调查,包括客户所在产业、区域维度等。调查应全面、深入、细致,充分应用“信用浙江”、“绿色信贷”平台信息,对企业环保信用信息及相关处罚信息进行查询,对于环境信用等级低、环保违规的企业,对存在环保异常信息的企业实施重点跟踪管理,深入评估,制定差异化的授信策略。

5.2 贷中审查

“信用浙江”、“绿色信贷”运用到业务审批中,各级授信审查部门应审查企业环保信息与安全生产信息,并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用为审批授信业务的重要依据。

5.3 信贷资金管理

在已授信项目的设计、准备、施工、竣工、运营、关停等各环节,均应当设置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关卡,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可中止直至终止信贷资金拨付。

5.4 贷后管理

加强动态分析,切实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利用“信用浙江”、“绿色信贷”平台信息,加强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并在资产风险分类等方面做出调整。

 

环境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6.1 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和机遇

在全球推动绿色复苏、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对金融机构开展气候/环境相关风险与机遇识别、分析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气候/环境相关风险主要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方面给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风险冲击。其中,物理风险主要指气候变化或环境污染的物理冲击所带来的财务影响,转型风险指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在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方面产生的广泛变化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或保险风险。

我行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报告框架,对我行面临的环境风险影响及机遇进行分析,并形成了相应的应对举措。

 

风险/机遇因子

风险/机遇影响分析

本行应对措施

物理风险

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

业务方面,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我行的抵押物受损,造成经营损失。运营方面,我行可能因上述极端天气事件的加剧而面临数据中心、机房受损,导致我行运营中断,产生操作风险。

我行针对极端气候事件制定了应对预案,并在数据中心、机房选址时综合考虑了相关区域的长期气候条件,以确保相关运营场所的业务连续性。

慢性气候变化或环境污染问题

该风险可能在投资过程中产生,进而对本行收入带来中长期影响,并可能带来坏账损失。

/

转型风险

政策和法律变化

该风险可能因监管部门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带来中长期影响,进而造成本行运营成本提升。

本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相关组织架构;响应国家政策,对应出台行内绿色金融相关政策。

技术风险

在环境风险的影响下,既有资产被迫进行转型或发展节能产品与技术,银行的授信对象因转型可能需花费额外成本,或因缺少绿色金融相关技术支撑影响银行信贷业务的推进。

本行建立特色风险评价机制,加强对投资对象的气候与环境风险管控。运用科技赋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业务系统,重塑绿色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

市场变化

该风险可能因客户偏好、市场价格(如水、电、碳等)、资产定价等的转变给本行带来中期的运营成本增加影响。

根据市场发展,本行积极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持续探索市场实践。

声誉变化

该风险可能因投资环境负面主体给本行带来长期的声誉风险。

本行加快建立绿色信贷授信制度,推进落实绿色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

机遇

资源效率及能源来源变化

该机遇可能在日常运营中通过使用循环技术、减少用水量和耗水量,或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给本行带来运营成本减少影响。

本行倡导绿色办公,并以节能、环保、高效为基本原则推进网点智能化及轻型化建设。

产品、服务与市场变化

 

该机遇可能由于开发和/或扩大低排放商品和服务给本行带来的收入来源和需求来源多样化影响。

本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债券,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

 


 

6.2 应对环境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为降低上述风险对于本行业务的负面影响,本行从战略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立足客群特征,持续完善共同富裕、低碳工业、低碳能源、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绿色信贷投放规模,加大绿色信贷识别和判定的准确性,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促进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 2021年末,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口径,我行绿色信贷余额0.10亿元年初新增0.05亿元增幅108.10绿色信贷余额占整体贷款总额的0.70

 

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7.1 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截至2021年末,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口径,我行绿色信贷余0.10亿元年初新增0.05亿元增幅108.10绿色信贷余额占整体贷款总额的0.70今年以来我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不断加大对相关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节能环保产业和生态环境农业产业,为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7.2 行业投融资对环境的影响

截至 2021年末,本行绿色贷款投向节能环保产业余额0.04亿占绿色信贷余额比重37.28;生态环境产业余额0.06亿元、占绿色信贷余额比重62.72其余产业余额均为0亿元

 

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8.1 经营活动节能环保措施

我行积极贯彻国家低碳经济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并贯穿于运营管理各个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关注节能降排。采取切实有效的绿色办公措施以全面推动全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工作,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水电】总行大楼屋顶绿色发电;创建绿色数据中心;保持空调温度设定为 26℃,关闭大厦换气窗,减少能源消耗; 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设置成节电模式,尽量减少待机消耗,下班后要关闭电源插线板总开关;办公室尽量采用自然光,离开后及时关闭电源,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做到用后随手关灯;在用水过程中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水龙头尽量开小,用完随手关紧水龙头,严禁出现长流水现象,并在用水处张贴节约用水标识。

【绿色采购】在采购全流程中开展绿色采购管理,优先采购获得环保标识认证的产品;根据办公用品的分类、余量、消耗量、必要性等确定采购数量,做到依需采购,适量采购;

【节材管理】垃圾分类: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提升员工及客户垃圾分类意识;废弃物管理:废弃硒鼓墨盒、碳粉等有害废弃物如无特殊情况,一律进行回收、与采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无纸化办公:我行非密公文通过 OA、邮箱等线上办公

系统实现对接,推进线上绿色办公,避免纸张资源浪费;提倡双面打印,减少打印用纸消耗。

【节约粮食】取餐时鼓励员工按需取餐,不多取、不外带, 最大减少损耗;用餐时倡导“光盘行动”,不弃微末,珍惜粮食;用餐后残渣入盘,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规范处理餐余垃圾。

【绿色出行】鼓励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上下班, 以步代车、徒步出行。

【公务车管理】对公务车实行集中管理,合理安排车辆出行路线和人员配备;鼓励员工拼车出行,减少车辆出行频率。

【绿色行动】开展义务植树绿色公益活动、进行“扫荡式” 人居环境大清理。通过义务植树和环境整治,为民众爱护环境作出表率,旅行银行的社会责任。

【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利用营业网点对外宣传展示,在 LED 屏、宣传栏、户外等区域,向我行客户及广大市民宣传节能环保理念与口号。同时,利用拓展业务契机,走进社区,以派发环保袋、悬挂横幅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低碳环保理念,扩大相关公益活动影响力。

8.2 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8.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 一是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有公务用车消耗的汽油、柴油,食堂消耗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发电机组消耗的柴油等。二是营业或办公消耗的水;三是自有采暖(制冷) 设备所消耗的燃料。2021年,本行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燃油5110升,人均消耗54.95升;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水480吨,人均消耗5.16吨。

8.2.2 采购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间接自然资源消耗:一是外购电力,主要为公共机构照明、空调(新风)、电梯、办公设备等消耗的电力,离行式 ATM 配套, 助农终端等。二是营业或办公用纸张。2021年,本行全年用电27千瓦时,人均用电0.29千瓦时;营业、办公所使用的纸张25吨,人均用纸量0.27吨。见下表。

指标名称

披露细项

单位

总量

(截至20211231

人均消耗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自然资源消耗

金融机构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汽油量

5110

54.95

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水

吨 

480

5.16

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燃气

立方米

0

0

采购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自然资源消耗

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电力

万千瓦时

27

0.29

营业、办公活动所使用的纸张

万张

25

0.27

      8.2.3 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情况:2021年,

本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35.43吨,人均排放0.38吨。其中,直接产生的碳排放14.23吨,人均0.15吨;间接产生的碳排放21.2吨,人均0.23吨。见下表。

温室气体排放范畴

排放量(吨二氧化碳当量)

人均排放量(吨二氧化碳当量/ 人)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

14.23

0.15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

21.20

0.23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35.43

0.38


说明:                

1.数据统计对象为全法人口径。

2.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依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体系与报告标准》等文件规定的测算边界、公式, 对排放量及相关数据进行核算。    

3.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总行公务车辆运营消耗汽油和数据中心发电机消耗柴油、食堂消耗的天然气、液化石油            

4.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全行经营办公活动所用电力、纸张。

5.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环保措施所产生可测算的环境效益。

6.人均碳排放以总排放量对应的统计口径员工人数93人为基准核算。

 

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本行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本行数据标准化建设、数据质量管控、数据安全管理,持续推进数据管理工作,推动数据标准在业务领域和技术领域的应用,防范数据在开发、传输、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数据规范化建设使用。对相关部门的工作如下分工:

(一)风险管理部:

1、风险管理部为绿色贷款统计归口报送部门,负责绿色贷款专项统计报表的报送管理工作。根据中国中国人民银行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和有关规定,做好本行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贷款专项统计操作流程的制定及报备工作。

2、风险管理部为绿色信贷授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绿色信贷授信指引,负责在授信调查报告中添加环境影响尽职调查内容,制订标准化的环境方面的合规文件清单和合规风险点审查清单及审查指引,负责环境、安全等重大风险企业贷款的核定工作,以及在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对绿色贷款的基础信息进行维护。

3、风险管理部为绿色信贷风险分类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搜集机制和绿色信贷客户环境风险分类标识,并嵌入本机构的信贷管理系统、IT系统和客户统计系统中,组织业务部门制订重点领域风险管理办法和有效的环境风险应对预案及缓释措施、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工作,将环境风险作为重要的风险驱动因素。

(二)业务拓展部:

1、业务拓展部为绿色贷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绿色贷款的核定与确认工作,对是否为绿色贷款进行界定与把关,建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核心指标设定量化目标,定期开展绿色信贷绩效和统计质量考评, 制订并发布绿色信贷金融产品专项政策。

2、业务拓展部配合风险管理部负责普惠客户的绿色贷款核定与确认工作,对是否为绿色贷款进行界定与把关。

(三)计划财务部:

计划财务部为各类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配合完成绿色贷款专项统计报表的自动化取数,并出台了《浙江兰溪越商村镇银行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确保重要业务及相关信息系统持续运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及各种灾难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四)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为我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管理部门,负责在我行发布的绿色信贷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等报告中,突出相关环境信息披露。

 

10 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为更好的创新我行绿色金融市场,推出“小微碳易贷”,该贷款是专为满足兰溪市碳账户工业企业(以下称"借款人")进行工艺技术改进、节能减排改造、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的表内外信贷业务,并根据企业碳效等级提供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投向低碳、减碳、脱碳等领域,精准支持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推动兰溪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小微碳易贷”主要应用于实际生产经营,鼓励用于企业节能、低碳、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等技术提升和改造,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不得通过各种形式违规流入股市、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

 

 

11 其他环境相关信息

无。